在上海,一旦員工到達法定退休年齡,他們不再享受勞動保障法規定的工傷待遇。然而,如果員工在其勞動期間受到工傷,他們仍然有權享受工傷待遇,即便已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如果員工受到工傷并且已經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那么如何主張工傷待遇呢?以下是上海律師咨詢帶來的一些法律案例和法條,可供參考。
一、法律案例
1.案例1: 退休員工在勞動期間受傷
2021年,某公司的一位退休員工因為在勞動期間受傷而向公司主張工傷待遇。由于該員工已經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公司拒絕為他提供工傷待遇。員工起訴公司,法院裁定公司應該為其提供工傷待遇。原因是,員工在其勞動期間受傷,與其是否已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無關。
2.案例2:員工在退休前受傷,但在退休后死亡
2022年,一名員工在其勞動期間受傷,但在退休后去世。其家屬認為員工的死亡與之前的工傷有關,并要求公司提供工傷待遇。然而,公司拒絕了這一要求,稱員工已經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最終,法院裁定公司應該為員工家屬提供工傷待遇,因為員工的死亡與之前的工傷有關。
二、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障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障法》的規定,員工在其勞動期間受到工傷,雇主應該為其提供相應的工傷待遇。這包括工傷醫療、工傷補助金、傷殘津貼、生活費補助、喪葬補助金等。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為其員工購買工傷保險。同時,用人單位應該對員工在勞動期間受到的工傷負責,包括提供工傷醫療、支付工傷保險費用等。
3.《上海市工傷保險條例》
根據《上海市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員工,如果在其勞動期間發生工傷,仍然有權獲得工傷待遇。此外,如果員工因為工傷喪失勞動能力,那么雇主應該為其提供相應的傷殘津貼。
4.《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調整退休人員工傷保險待遇的通知》
2016年,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了《關于調整退休人員工傷保險待遇的通知》,明確規定了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員工,在其勞動期間受到工傷的,應該繼續享受工傷待遇。
三、處理方式
根據以上法律案例和法規,對于已經到達法定退休年齡的員工,在其勞動期間受到工傷的,仍然有權獲得工傷待遇。因此,如果員工認為自己受到了工傷,并要求主張工傷待遇,可以按照以下步驟處理:
1.及時通知用人單位
員工應該及時通知用人單位自己受到了工傷,并要求提供相應的工傷待遇。通知應該書面化,并在通知中注明自己的基本情況、工傷發生的時間和地點、受傷情況等。
2.提供相關證據
員工應該提供相關證據證明自己受到了工傷,包括診斷證明書、醫療費用清單、病歷記錄等。同時,員工應該保留好所有相關證據的復印件。
3.申請工傷認定
員工可以向當地的勞動保障部門申請工傷認定,由相關部門進行工傷鑒定,并做出相應的工傷認定決定。如果認定為工傷,員工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提供相應的工傷待遇。
4.訴訟維權
如果用人單位拒絕提供工傷待遇,員工可以通過訴訟途徑維權。在訴訟過程中,員工應該提供充分的證據證明自己受到了工傷,并且在勞動期間受傷與是否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無關。
綜上所述,已經到達法定退休年齡的員工,在其勞動期間受到工傷的,仍然有權獲得工傷待遇。用人單位應該認真對待員工的工傷問題,提供相應的工傷待遇。如果用人單位拒絕提供工傷待遇,員工可以通過訴訟途徑維權,但在維權過程中需要提供充分的證據證明自己受到了工傷。為了保障自己的權益,員工應該及時通知用人單位、提供相關證據,并向勞動保障部門申請工傷認定。
最后,作為律師,應該提醒員工注意以下幾點:
1.及時通知用人單位,盡可能保留好相關證據的復印件;
2.在向勞動保障部門申請工傷認定時,應該提供充分的證據,以便順利獲得工傷認定;
3.如果用人單位拒絕提供工傷待遇,可以通過訴訟途徑維權,但需要提供充分的證據證明自己受到了工傷。
總而言之,上海律師咨詢提醒大家,對于已經到達法定退休年齡的員工,在其勞動期間受到工傷的,應該積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要求用人單位提供相應的工傷待遇。在維權過程中,應該注意保留好相關證據,并盡可能通過合法途徑來解決糾紛。
上海律師咨詢來講講非法用工單位 | 上海律師咨詢告訴您用人單位未繳 |